要了解门禁系统,首先必须了解ISO/IEC标准和RFID。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的任 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交 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其成员由 来自世界上1〇〇多个国家的国家标准化团体组成,代表中国参加ISO的国家机 构是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CSBTS)。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密切的 联系,中国参加IEC的国家机构也是国家技术监督局。ISO和IEC作为一个整 体担负着制定全球协商一致的国际标准的任务,ISO和IEC都是非政府机构。 ISO和IEC有约1000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各会员国以国家为单位 参加这些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的活动。ISO和IEC还有约3000个工作组, ISO、IEC每年制定和修订1000个国际标准。
IEC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的缩 写,也是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社会经济理事会的甲级咨询机构,正式 成立于1906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专门国际标准化机构。IEC下设技术委 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和工作组(WG)。每一个技术委员会负责 一个专业的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其工作范围由执行委员会指定。
JTC (Joint tech Committee)是丨SO和IEC组成的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为 了负责不同领域工作的需要,JTC又分成若干个子委员会SC (Subcommittee)。 在SC中还有若干个工作组WG (Workgroup)负责具体的ISO/IEC国际标准的 起草、讨论、修正、制定、表决和公布等具体事宜。其中SC17中的WG8负责 IS014443、IS015693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具体起草、讨论、修正、制定、表 决和最终ISO国际标准的公布。
与门禁系统和RFID密切相关的IS(VIEC标准包括ISO/IEC 14443、ISO/ IEC 15693、ISO/IEC 18000、ISO/IEC 7816、ISO/IEC 10536、ISO/IEC 11693、 ISO/IEC 11694、ISO/IEC 11784、ISO/IEC 11785 等标准,下面将详细描述。
目前ISO/IEC 14443标准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的类型分为Type A、Type B、Type C、Type D、Type E、Type F、Type G等七种,其中儿种类型还需要
复议。
(1) Type A。Type A是由Philips、Siemens等半导体公司最先开发和使用。在亚洲、欧洲等地区,Type A技术和产品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代 表Type A非接触智能卡芯片主要有:Mifare Light (MF1 IC L10系列)、Mifare 1 (S50系列、内置ASIC,国内应用最多)、Mifare2(即MifarePro,ICD8x系 列,接触/非接触双接口系列、内置兼容Intel 18051的微处理控制器MCU ) 等。Type A卡片的读写核心设备是ASIC芯片以及由此组成的核心保密模块 MCM (Mifare Core module)。总体来讲,Type A技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非接触 技术,设计简单扼要,应用项目的开发周期可以很短,同时又能起到足够的保 密作用,可以适用于非常多的应用场合,尤其是门禁应用。
(2) Type B。Type B是一个开放式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所有的读写 操作可以由具体的应用系统开发者定义。正是这一点使它可以被世界上众多的 智能卡厂家所广泛接受,所以每个厂家在具体设计、生产其本身的智能卡产品 时,将会把其本身的一些保密特性融入其产品中,例如加密的算法、认证的方 式等等。Type A和Type B之间的比较:见下表。
1951年,Cubic总公司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Defense Group”,另一•部 分为 “Transportation System Group”。“GO CARD@ System” 是 Cubic “Transpor- tation System Group”中一个非常典型的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创新和应用,创立于 1989年前后。“GO CARD@ System”系统的非接触方式读卡/认证速度非常快, 约70ms左右,并且实现了数据加密技术,开创了交通系统中“刷卡”的先 例。作为非接触智能卡技术的延伸,Cubic将一些人体的生物特性,例如指 纹、面部图案识别等融人非接触智能卡技术中,开创了非接触智能卡生物识别 的新领域。
(3) Type E。0TI公司创建于丨990年,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其应用市场 主要在欧洲和美国等地。0TI独创的一些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如可编程接口天 线等),可以使一个接触式智能卡提升成为一个非接触式智能卡,令它与众不 同。0TI研究开发的独特的非接触智能卡芯片:单芯片解决方案和双(微) 模块解决方案在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独树一帜。支持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13.56MHZ)两种接口应用,并自动识别和转换,程序ROM空间达到 24kbytes;数据EEPR0M空间达到8kbytes;支持13. 56MHz载波频率的10% ASK和100% ASK两种调制方式,用户在初始化时可以选择IS0/IEC 14443 -2 (Type B)方式或IS0/IEC 14443-2 (Type E: 0TI)方式。在双(微)模块解决 方案中,0TI分别设置了两个独立的以微处理器MCU为核心的微模块,其中一 个微模块负责非接触智能卡片数字数据处理/认证等操作;另外一个微模块用于 管理和读写器通信的RF接口,特别是RF天线信号处理等。两个微模块既相互 独立又相互协调,使整个模块的速度极快,特性非常优秀。
(4) Type F。LEGIC是一家欧洲的非接触式智能卡专业公司,只研发非 接触智能卡及其相关产品技术。LEGIC (读写)保密模块包括SM05 (-S)、 SM100 (-S)、SM300/400 (-S)等。保密模块SM的转化产品有:移动式智 能存储器初始化设备保密模块MSM、移动式智能存储器媒体初始化设备 MIMIU、无线电频率系统保密模块RFSM、无线电频率系统固定单元RFSU、智 能卡片读写设备单元WRU,等等。LEGIC所有保密模块SM100系列产品包 括:SM100-ST (标准型号)、SM100-SE (电子票卡应用)、SM100-SC (电子 钱包应用)以及SM100-SX (电子标卡/电子钱包应用)。保密模块SM05和 SM300/400等具有和SM100相同的产品分类和特性等。
(5) Type G。事实上,我国的非接触智能卡技术(Type G)在应用层面 上所体现出的技术非常先进,一点也不比亚洲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并且在应用 层面上已经有着非常多的经验,但是在非接触智能卡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掌握 上、微电子工业基础设施和设备上,与国外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的任 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交 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其成员由 来自世界上1〇〇多个国家的国家标准化团体组成,代表中国参加ISO的国家机 构是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CSBTS)。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密切的 联系,中国参加IEC的国家机构也是国家技术监督局。ISO和IEC作为一个整 体担负着制定全球协商一致的国际标准的任务,ISO和IEC都是非政府机构。 ISO和IEC有约1000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各会员国以国家为单位 参加这些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的活动。ISO和IEC还有约3000个工作组, ISO、IEC每年制定和修订1000个国际标准。
IEC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的缩 写,也是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社会经济理事会的甲级咨询机构,正式 成立于1906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专门国际标准化机构。IEC下设技术委 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和工作组(WG)。每一个技术委员会负责 一个专业的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其工作范围由执行委员会指定。
JTC (Joint tech Committee)是丨SO和IEC组成的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为 了负责不同领域工作的需要,JTC又分成若干个子委员会SC (Subcommittee)。 在SC中还有若干个工作组WG (Workgroup)负责具体的ISO/IEC国际标准的 起草、讨论、修正、制定、表决和公布等具体事宜。其中SC17中的WG8负责 IS014443、IS015693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具体起草、讨论、修正、制定、表 决和最终ISO国际标准的公布。
与门禁系统和RFID密切相关的IS(VIEC标准包括ISO/IEC 14443、ISO/ IEC 15693、ISO/IEC 18000、ISO/IEC 7816、ISO/IEC 10536、ISO/IEC 11693、 ISO/IEC 11694、ISO/IEC 11784、ISO/IEC 11785 等标准,下面将详细描述。
目前ISO/IEC 14443标准中的非接触式智能卡的类型分为Type A、Type B、Type C、Type D、Type E、Type F、Type G等七种,其中儿种类型还需要
复议。
(1) Type A。Type A是由Philips、Siemens等半导体公司最先开发和使用。在亚洲、欧洲等地区,Type A技术和产品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代 表Type A非接触智能卡芯片主要有:Mifare Light (MF1 IC L10系列)、Mifare 1 (S50系列、内置ASIC,国内应用最多)、Mifare2(即MifarePro,ICD8x系 列,接触/非接触双接口系列、内置兼容Intel 18051的微处理控制器MCU ) 等。Type A卡片的读写核心设备是ASIC芯片以及由此组成的核心保密模块 MCM (Mifare Core module)。总体来讲,Type A技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非接触 技术,设计简单扼要,应用项目的开发周期可以很短,同时又能起到足够的保 密作用,可以适用于非常多的应用场合,尤其是门禁应用。
(2) Type B。Type B是一个开放式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所有的读写 操作可以由具体的应用系统开发者定义。正是这一点使它可以被世界上众多的 智能卡厂家所广泛接受,所以每个厂家在具体设计、生产其本身的智能卡产品 时,将会把其本身的一些保密特性融入其产品中,例如加密的算法、认证的方 式等等。Type A和Type B之间的比较:见下表。

表 Type A与Type B的比较
Manchester 防冲突特性可以控制在位 (bit)层次上 BPSK 防冲突特性只能控制在信息 (message)层次上而不是位层次 上,比Type A差(bit encoding) 对于用软件来实现编码技术 (bit encoding)来说太快,需要 使用硬件电路来实现位编码/ 解码 (bit encoding) 几乎都用软件来直接实现位编 码/解码技术,不需要使用硬件电 路来实现位编码/解码数据速度 106 kbit/s 数据速度 106 kbit/s1951年,Cubic总公司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Defense Group”,另一•部 分为 “Transportation System Group”。“GO CARD@ System” 是 Cubic “Transpor- tation System Group”中一个非常典型的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创新和应用,创立于 1989年前后。“GO CARD@ System”系统的非接触方式读卡/认证速度非常快, 约70ms左右,并且实现了数据加密技术,开创了交通系统中“刷卡”的先 例。作为非接触智能卡技术的延伸,Cubic将一些人体的生物特性,例如指 纹、面部图案识别等融人非接触智能卡技术中,开创了非接触智能卡生物识别 的新领域。
(3) Type E。0TI公司创建于丨990年,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其应用市场 主要在欧洲和美国等地。0TI独创的一些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如可编程接口天 线等),可以使一个接触式智能卡提升成为一个非接触式智能卡,令它与众不 同。0TI研究开发的独特的非接触智能卡芯片:单芯片解决方案和双(微) 模块解决方案在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独树一帜。支持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13.56MHZ)两种接口应用,并自动识别和转换,程序ROM空间达到 24kbytes;数据EEPR0M空间达到8kbytes;支持13. 56MHz载波频率的10% ASK和100% ASK两种调制方式,用户在初始化时可以选择IS0/IEC 14443 -2 (Type B)方式或IS0/IEC 14443-2 (Type E: 0TI)方式。在双(微)模块解决 方案中,0TI分别设置了两个独立的以微处理器MCU为核心的微模块,其中一 个微模块负责非接触智能卡片数字数据处理/认证等操作;另外一个微模块用于 管理和读写器通信的RF接口,特别是RF天线信号处理等。两个微模块既相互 独立又相互协调,使整个模块的速度极快,特性非常优秀。
(4) Type F。LEGIC是一家欧洲的非接触式智能卡专业公司,只研发非 接触智能卡及其相关产品技术。LEGIC (读写)保密模块包括SM05 (-S)、 SM100 (-S)、SM300/400 (-S)等。保密模块SM的转化产品有:移动式智 能存储器初始化设备保密模块MSM、移动式智能存储器媒体初始化设备 MIMIU、无线电频率系统保密模块RFSM、无线电频率系统固定单元RFSU、智 能卡片读写设备单元WRU,等等。LEGIC所有保密模块SM100系列产品包 括:SM100-ST (标准型号)、SM100-SE (电子票卡应用)、SM100-SC (电子 钱包应用)以及SM100-SX (电子标卡/电子钱包应用)。保密模块SM05和 SM300/400等具有和SM100相同的产品分类和特性等。
(5) Type G。事实上,我国的非接触智能卡技术(Type G)在应用层面 上所体现出的技术非常先进,一点也不比亚洲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并且在应用 层面上已经有着非常多的经验,但是在非接触智能卡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掌握 上、微电子工业基础设施和设备上,与国外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